读书笔记之《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是俞敏洪第一次完整、深度地讲述新东方从0到1、从1到N的创业历程,让人看到带领着新东方从一个培训班发展成为上市集团的创业者,以及他的团队曾经经过的至暗时刻,完整再现了25年的风雨征程中,新东方创始团队及新东方人,在时代的光辉中砥砺前行的身影。
# 如何招收第一批学生
这套方法跟现在互联网的应用方法其实是差不多的,其本质就是你如何能够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可靠的客户,并且让这些客户变成你的品牌宣传员,愿意把新的客户带进来,这就是做生意的本质。所以,不管你现在广告做得多好,或者花了多大力气,如果客户来了以后对你产生失望,你的产品不能让人满意,那么即便你花再多的钱最后也是做不起来的。这其实是一个以最优的服务、最优的产品吸引客户,让客户愿意把新客户介绍过来,使你的获客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
# 小班模式为什么会变成大班模式
大班制这样一个几百人在一起学习的热火朝天的竞争模式,反而促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热情。
# 为什么我要备几乎所有的课
如果公司在某一个领域,比如技术、市场营销或产品设计领域,过度依赖某一个人,除了这个人别人都做不了,其结果就是要么给这个人特别高的薪酬待遇和股权激励,要么就去找一个跟他水平相当的人一起干这件事情,否则到了一定程度,会出现“挤兑”或“造反”的现象。其实,我后来碰到的很多创业公司之所以倒闭了,就是因为公司最核心的、不可缺少的人才离开公司,或公司人才缺失导致的。
公司初创时,自己多累一点,带来更好的收入,使公司有更多的资金发展,也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我们那时不像现在,现在很多教育领域的公司,只要拿出一个创意,有一个商业模式,就可以对外融资,就有人投资让其发展。我们那时是从零干起,是没有人给我们发展资金的。
# 为什么第一个“造反”的老师是数学逻辑老师
当时我在新东方全面备课,其实内心也有防范这种大厨效应的想法。也就是说,我既是老板,又是做饭最好吃的人,这样的话我的饭店就安全了!
这件事带给我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刚才我讲到的大厨效应:如果你要开一个饭店自己又不会做菜,还想要大厨不“造反”的话,那就得配2~3个大厨,让大厨之间能互相制衡。
# 我和其他老师是怎样进行利益分配的
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利益分配方式。新东方在不同阶段采取的利益分配方式有:起初,给老师固定工资加奖金;后来徐小平、王强来了以后,采取合伙人机制;2000年以后,新东方有了更多长久的合作伙伴,就采取了股份制;而如今采取的是上市公司的利益分配机制。
# 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有着怎样的合作机制
因为做任何业务,都需要资金的良性循环。如果资金不能实现良性循环、得不偿失的话,是任何事情都做不起来的。
# 机遇和风险: 邀约被拒绝
人遇到机会时,还是要闯一闯的,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机会,也许它就是一个坑,是有风险的,但只要你觉得这件事情值得做,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那就应该去试一下。
# 各占一摊:业务划分
把现有的蛋糕进行切分是不现实的,而且他们两个也不懂考试培训。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蛋糕做大。蛋糕小时,就算每人一个蛋糕,加起来也是个小蛋糕。而你要把它摊成一个大饼后,其中的一小块也可能比你原来的蛋糕要大。所以我让他们回来,也是抱着这样一个目的,希望我们能够一起把蛋糕做大。
# 鼎力互助与利益分配
直到现在,新东方依然把人文精神放在科技前面,希望大家先讲情怀,再讲方式。情怀是什么?就是明白我们到底要干什么,就是自己在做一件事时,要有成就感,要引以为傲,并且能为这个社会带来某种好处和进步,这就是情怀的最终解释。情怀就是在做一件事时把个人和社会揉在一起,同时对两者都有好处,这就是情怀的核心。所以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做的事情对社会有好处,这个人是有情怀的;一个人做的事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个人是有情怀的。
# 引进外部投资人的是是非非
今天的中国股市依然是以投机为主,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股市,很多好公司都会被炒成烂公司,而烂公司就会被炒得更烂。所以,今天中国股市不景气,其实根源还是这帮炒作的人,他们从来没有把股市当作一个真正的通过资本市场来为企业提供增值和有价值服务的体系,而是当作一个个人赚钱、机构赚钱,甚至坐庄赚钱的工具,来回折腾。所以,这里面违法乱纪的人不少。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也非常庆幸新东方最终选择到美国去上市这条道路。